河南淅川县从2007年4月15日开始,先后发生了6起男童失踪案,8名男童失踪。2007年12月23日,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河南省主要领导过问此事。同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要求尽快破案,徐光春先后5次批示此案。河南省公安厅迅速成立“1224”专案组
。300民警经过8天9夜连续奋战,案件基本告破,失踪男童被解救回家。(1月4日《河南商报》)
8天时间就破了6起8人次失踪案,公安部门破案效率的确很高。被拐孩子能够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无疑凝聚着300民警昼夜奋战的艰辛与汗水,应值得肯定。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笔者认为,该案件中民警破案神速不仅不值得表扬,而且具有讽刺意味。因为,公安部门之所以神速破案,并非由于公安部门主动出击,而与温家宝总理的批示与该省主要领导的过问有关。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建中也坦言,“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攻坚战。总理以及省主要领导的批示,是促成案件迅速侦破的首要原因。”
从报道中来看,河南淅川县从2007年4月15日开始,先后发生了6起男童失踪案,一直没有破案。笔者不明白的是,当地连续发生了6起男童失踪案,家长的眼泪为何不能惊动警方?案发8个月,警方为何一直没有成立专案组?一定要等到温总理批示了才重视?如果每一桩案子,都等着日理万机的总理批示,总理一个人忙得过来吗?更让人担心的是,还有多少案子因为警方不作为,成了疑难杂症呢?
事实上,被拐儿童就在本省,省公安厅早做部署,基层公安部门早日行动,认真履行职责,男童失踪案根本不用耽误这么久,犯罪分子也不会如此猖獗。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一则广州警方神速破案的旧闻:钟南山院士的笔记本电脑当街被抢,要追回电脑可谓大海捞针,可广州警方10天破案,钟院士的电脑完璧归赵。现在的问题是,领导批示的案件,名人丢了东西,警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破案;普通公众报案,警方就不重视。如此办案,岂不有损警方的公信力?
在总理批示的震动下,孩子已经成功解救,我们继续批评度过了8个不眠之夜的警察似乎有点不厚道,但是该案中警方的办案逻辑也有让人思考的地方。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br>
- try
- {
- showAd(3,0,1);
- }
- catch(ex){}
- <br></script>
复制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