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寻找蒋秀英
这一份“误打误撞”的终极回归,要从“江小草”开始说起。
在助力寻亲工作过程中,上海孤儿这一个群体的遭遇引起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崇明康健的关注。
受全国性饥荒所困,一大批浙江、江苏等地的孩子随着此两地外流人口的陡增,无奈之中被遗弃在上海,这些孩子随后被转送到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安置,终被称为“上海孤儿”。对亲生父母的终身追寻,为自己寻找一份“交代”,成为了这一批上海孤儿共同的愿望。同时,随着时势渐转,劫后余生的家人们在追忆中开始寻找起这些被遗弃的孩子。
2018年9月,崇明康健接到的一个上海孤儿寻亲任务,寻亲人名为“江小草”,疑似于1955年出生,1960年被遗弃在上海杨浦区松潘路。在四下比对搜寻的工作过程中,她发现了志愿者春华感恩于2018年11月发出的家寻帖:寻找1953年出生、1959年送养到上海杨浦区国棉十七厂附近的蒋秀英。从被遗弃的时间、被遗弃(送养)的地址来看,两个案例有相似之处。因此,崇明康健联系上志愿者春华感恩,指导蒋秀英的家人以及江小草就近前往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进行DNA比对,与此同时双方同意将数据录入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寻亲基因库。
数日之后,比对结果出来了,出乎意料的是,蒋秀英家人和江小草DNA比对失败。遗憾在心底蔓延,时空中双方交集在充满希望的此刻,却又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散去。江小草的寻亲之路再度启程,而蒋秀英家人的寻亲之行也在继续,正如黄浦江镌满了上海的历史,见证了一朝一夕的更替,潺潺不断的流淌在过去和未来的指尖。
不日,一份峰回路转的“惊喜”为蒋秀英的家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蒋秀英母亲的DNA在库内比对上了一位王爱云女士。原来,这位女士的儿子于2016年在宝贝回家登记寻亲,也曾在网站寻找并将数十个疑似的家寻信息给跟进志愿者金色的叶子。金色的叶子在与相关志愿者核实细节后,一一排除。王爱云的儿子则希望能亲自联系上这些疑似的家庭核对。但出于对寻亲双方的负责,志愿者在未能确定之前,不能为彼此交换联系方式。同时,王爱云的儿子想方设法联系多方为母亲寻找家人,并通过江阴寻亲组织将母亲王爱云的DNA信息录入了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寻亲基因库。
一份“峰回路转”、一份“误打误撞”道不尽漫漫寻亲路,只愿这荆棘之路在多方的合力下最终能早日花开梦圆。
原帖链接: 寻找1953年1959年送养上海市杨浦区湄洲路附近的国棉十七厂附近 蒋秀英352782
约1957年5月出生1959年4月被遗弃在上海街头送到孤儿院后被领养的女孩王爱云寻亲199379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案例,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案例编辑或网站管理彤(2022399556)或者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