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色心情 于 2011-12-14 11:28 编辑
2009/11/21 06:52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毛羽
惟一的童年照片已斑驳不清时年7岁刘从富近照如今已32岁 追踪报道
“太好了,有了这张照片和父母相认就容易一些了。”昨天,32岁的“寻亲宝贝”刘从富在找回惟一一张童年照片后,难掩心中的激动。
上月底,公安部打拐办公布了60名未查清身源的被拐儿童信息。被拐26年,现住在安徽界首的刘从富是60名“寻亲宝贝”中年龄最大也是被拐时间最长的。由于今年8月他将惟一一张童年照片寄给了某电视台寻亲节目,而且从此联系不畅,无奈之下,警方只能将他成人后的照片登上了寻亲信息栏。
本月初,刘从富接受记者采访时,希望本报能帮他找回这张惟一的童年照片。经过十多天的联系、寻找,这张照片终于物归原主。“我妻子一看特快专递是从北京发来的,就立即给我打电话,我今晚就动身回安徽。”正在河南出差的刘从富昨天在电话中激动地说。
据刘从富介绍,这张照片拍摄时他只有7岁,距今已25年。这张四厘米见方的黑白照片,虽然经过了过塑保护,但因为时间久远,部分画面已难以辨认。但就是这张照片却寄托着刘从富寻家的最大希望。“太好了!太好了!”刘从富说,他准备和负责办案的界首市公安局联系,希望能在寻亲信息栏中换上这张童年照。
刘从富表示,从11月7日本报报道刊发以来,已有黑龙江、云南、四川等地的十多位家长给他打了电话,并询问了他的一些信息。“其中有一部分家长已到公安机关做了DNA检测,还有一些家长也正准备检测”。
从10月27日公安部公布“寻亲宝贝”信息至今,仅有三位“宝贝”找到了亲生父母。对此,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杨东表示,寻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寻亲宝贝”的信息会长时间在公安部网站上保留,家长看到信息后,可随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进行采血确认。
被拐整整26年 32岁“宝贝”何时能回家 2009/11/07 02:28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毛羽
他在60个“寻亲宝贝”中被拐时间最长、年纪最大
■他10年寻亲但家依旧无影
■他为了找到亲生父母被养父断绝了关系
■他的家到底在哪里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记者与刘从富约定的采访地点,是安徽界首。这是他被拐后生活了26年的地方,但就在临采访前,他去了河南,为了多赚一些钱支撑起他的寻家路,多年来他已习惯了这样的漂泊。
32岁的刘从富在安徽一家酒厂担任业务经理。10月30日,他去了河南一个叫作鹿邑的小城推销白酒。这份工作是他全部的生活来源。刘从富说,他从1999年寻亲开始,到去年已花了三万多元。包括被“假父母”骗走的一万多元。除去养活没有工作的妻子和8岁的女儿外,其余的收入基本都用在了寻亲的路上。
在河南鹿邑,记者的采访从他的身份证开始。他的身份证上注明,他是1976年出生的。公安部门的资料显示,他1983年被拐卖至安徽界首,但在这个年份前,有着一个“左右”的定语。
32岁的刘从富是此次公安部公布的“60名寻亲宝贝”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被拐时间最长的一位。无论是讲述自己的寻亲路,还是对找到亲生父母后的憧憬,刘从富眼里都闪烁着灼灼的光。只是在谈到已与自己断绝关系的养父母时,他眼里会闪过一丝暗淡。“我找亲生父母,并不是想抛弃养父母,更不是想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他们毕竟养育了我十几年,他们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
离家:一个夏天在车站被拐走
不论警察,还是他本人,抑或他的养父母,都已说不清他是1982年还是1983年被拐卖到界首。他只能模糊地记得,自己叫“宝宝”,一个夏天,一个陌生的男人用一个红色的玩具车把他从一个繁华的都市带到安徽农村
■唯一的童年照片还没找到
如果三四岁孩童的记忆可以更深刻,刘从富不会仅仅记得自己的家住车站旁,经常和妈妈在火车道旁玩耍,自己有两个姐姐,院里有一棵大树,经常吃的食物是圆圆的鱼、宽面条和红果。
刘从富也就不会对一张已经泛黄甚至有些斑驳的儿童时期的照片耿耿于怀。那是一张在安徽某照相馆拍摄的黑白照片,当年7岁的刘从富身穿长袖蓝色海军服,手扶在照相馆的背景墙上。
今年8月27日,刘从富在某电视媒体上看到了一个寻亲的节目,他毫不犹豫在当天就将这张照片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出,但至今日,刘从富没有得到任何答复。这张照片也失去了音信。
■如今的模样父母恐已不识
曾经在亲生父母身边的孩童生活对刘从富而言已经湮灭不再,而三十而立后的模样,刘从富的亲生父母恐怕也无从辨认。儿童时期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是这两者之间的纽带。因为年代久远,刘从富说照片上他的左眼已经无法看清楚,但他相信:“看到这张照片后我的亲生父母一定会认出我。”
■被拐的时间自己已说不清
不论是界首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刑警,还是刘从富,抑或是刘从富的养父母,都已经说不清刘从富是1982年或是1983年被拐卖至界首市的。
根据刘从富模糊的记忆,自己名叫“宝宝”,一个夏天,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用一个红色的玩具车把他从一个繁华都市的车站带到安徽界首农村。
■只记得那个夏天那么残酷
对那个夏天的记忆,刘从富也不是全部模糊。“下了车以后,我一直走路。我从来没走过那么长的路,还都是乡间小路。我记得天气很热,田边有很多机井和喷灌机,抽了井水后浇地。我因为口渴,就趴在路边一个桶里喝水,那水里有柴油味。”
刘从富这些片段式的记忆,就是他对那个残酷夏天的全部回忆。
新家:六百块买了他还借了两百
他从来都知道并非养父母亲生。因为从小就会有人问他的身世。“你记不记得是从哪来的,父母是谁?”他的养父母逢年过节时,也会和家里的叔伯说他的身世,说他是花600元买来的,还有200元是借的钱
■生病不敢吃养父母给的药
被带到界首农村的刘从富,必须接受新的环境,包括陌生的“父母”和大他四岁的姐姐。“我刚到我养父母家时,我拒绝喊他们大、娘(当地对父母的称呼),也不吃饭、不喝水。”刘从富说,直到自己饿得受不了,才开始吃饭并接受自己的养父母,喊他们大、娘。尽管后来他接受了养父母,但很长一段时间,刘从富仍保持着高度的提防。比如他生病时从不吃养父母给他的药片。“因为我记得我就是吃了一种白色药片,才跟人来到界首的”。
而在原来家庭的习惯,也烙在了这个孩童身上。“村里邻居之间都很相熟,也常有人来借东西。但只要有人来我家提壶水,我就死死抱住人家的腿,让他们给钱。”时至今日,刘从富对这些记忆依然清晰,却也无从解说,“也许,我家是做小买卖的。我习惯了。”
■知道自己并非养父母亲生
在刘从富的记忆中,他从来都知道自己并非养父母亲生。因为一直有人会好奇刘从富的“离奇”身世。“从我到界首,就经常有邻居问我,‘你是哪年来的,记不记得是从哪来的,父母是谁’。我的养父母在逢年过节时,也会和家里的叔伯说我的身世,说我是花600元买来的,还有200元是借的钱。”
在这样的环境中,刘从富念了小学,在当地塑料厂、窑厂打工,直到1994年参军。参军前,刘从富的叔叔告诉他,他的家可能是大城市的。在重庆当兵的三年,刘从福入了党、当了班长、立过三等功,受过嘉奖。充实而愉快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退伍后在一家酒厂找到工作
退伍后的刘从富回到界首,被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酒厂聘用。而促使他寻找亲生父母的“震源”则在一个春天不期而至。1999年的4月,刘从富的爸爸刘子林和其叔叔为家事争吵。“叔叔在村里说我是皮儿,就是说我是没人要的、没有父母的小孩。”当时刘从富正到了该“说媳妇”的年龄,被叔叔这么一“宣传”,刘从富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更重要的是自卑,“我在村里人眼中是个外来人,没人会愿意把女儿嫁给我。”刘从富决心找亲生父母。
寻家:被骗过失望过但从未放弃
他不止一次想过与亲生父母相见的场景,“我一定会哭!会很激动”。但对于找到亲生父母后的生活,他又显得谨慎,“我已经独立生活很多年,我找他们,只是想知道父母是谁,他们身体好不好。只是想告诉他们,我可以照顾他们……”
■被“假父母”骗了一万多元
因为村里人大都知道刘从富的身世,他就四处向人打听。村里也有好心人给他指点,自己可能是从河北或天津被带来的。一次,刘从富辗转多人,认识了河南的一对夫妻,在给了他们一万多块钱后,那对夫妻说他就是他们的孩子。“当时,那对夫妻说了我被拐卖时的一些情形,和我自己的记忆都差不多,我就相信了。”在见过两次面后,刘从富提出要跟他们做亲子鉴定,但是在第二天,那对夫妻就消失了。
有过受骗经历的刘从富想到求助警方,警方在调查后确认刘从富是被拐卖,却无犯罪嫌疑人的线索。虽然无法通过拐卖人直接问出刘从富来自哪里,但警方还是想方设法给刘从富提供了帮助。民警通过全国联网的公安内部网,给刘从富提供了全国一些省区寻找丢失孩子的父母信息,那些丢失的孩子与刘从富被拐时间大致相当。
■八年前联系上第一对夫妻
2001年,刘从富联系了第一对夫妻。那是在宁波的一对汤姓夫妻,他们也有两个女儿。他们关心刘从富的额头上是不是有一个疤?就是这个疤让双方都充满了希望,因为刘从富的左额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疤痕,而根据法医的鉴定这是个陈年伤痕。汤姓夫妻很快从宁波赶来界首,在看到额头的疤痕时,顿时喜极而泣。很快,刘从富就提取了血样,由汤姓夫妻带回宁波做鉴定。在等待的半个多月里,汤姓夫妻和刘从富经常通电话,彼此都已经把对方认作是家人。但鉴定结果却显示,配对率不吻合。“我当时特别绝望,接到通知后,号啕大哭。”刘从富说,当时心灰意冷的他一度有了放弃找亲生父母的念头。还是这对汤姓夫妻重燃了他的信心和希望。
虽然配对率不吻合,汤姓夫妻依然很关心刘从富,甚至多次打电话来邀请刘从富去宁波工作。刘从富盛情难却,来到宁波后,他与汤姓夫妻一同居住。他发现,吃饭时,汤姓夫妻每顿饭都会用一个特制的、印有“汤波”字样的碗盛一碗饭,放在饭桌上。而那碗饭从来没有人吃。刘从富后来知道,汤波就是汤姓夫妻丢失的儿子。汤姓夫妻对他说,这样就好像自己的儿子就在身边,很快就会回家吃饭。如果有一天,汤波突然回家了,也能吃上热饭。“本来已经不打算寻找亲生父母了,但我看到他们,就想我的父母一定也和他们一样盼着我回家。”
■九年时间跑遍了大江南北
刘从富再次回到界首,踏上寻亲路。从2001年至2008年,他先后和宁波、山东、福建、四川、广西、吉林、湖南七个省区市的丢失孩子的父母亲联系过,其中和宁波、山东、四川、湖南的“父母”做过DNA亲子鉴定,他自己也分别到宁波、山东、广西见过“父母”。但是每次都是令人沮丧的消息,配对率不吻合,丢失时间、地点不相同等等。
今年10月,在妻子的鼓励下刘从富再一次找到当地警方寻求帮助。界首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刑警就将刘从富的信息上报公安部。刘从富说,妻子和女儿一直是他寻找亲生父母的动力。虽然刘从富的女儿只有8岁,但他们还是将刘从富的身世对女儿和盘托出。“我告诉她,爸爸是被人贩子卖到安徽的,现在要找自己的父母了。”
纯真的女儿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何谓人贩子,但是她很高兴,“那我就和别人一样有爷爷奶奶了,过春节时我们就能和爷爷奶奶一起过了,就不再是我们三个人了。”而刘从富的妻子从2000年和他结婚起,就知道他的身世也一直支持他寻亲。用刘妻的话说,“虽然自己不能完全体会刘从富的想法,但是寻找亲生父母一直是他的心事,而他的心事就是我的心事,他的心事了了我也就没有心事了。”没有工作的妻子用精神默默支持着丈夫。
■一次次失望从未放弃信念
在一次次希望和一次次失望中,刘从富依然没有放弃信念:“我一定会找到我的亲生父母,特别是这次我的信息被公安部公布了,我有强烈的预感,我想我一定很快就能找到他们。”
刘从富一再强调,这种莫名的预感,在他的寻亲道路上是从来没有过的。11月4日,就在记者采访的第二天,刘从富又接到一个从安徽打来的寻亲电话。刘从富依然充满希望,他告诉对方去当地公安机关抽血化验,4天就有结果了。负责的界首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刑警申燕子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能接到询问刘从富情况的电话,多则每天一二十个,少则三五个。
丢家:
为找家被养父断绝关系
“我找我的亲生父母,并不是想抛弃我的养父母,更不是想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他们永远都是我的娘和大。他们毕竟是养育我十几年的人,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他说,不论养父母是否还会认他,他都会照顾他们的晚年
刘从富不止一次想过与亲生父母相见的场面,“我一定会哭,因为我太激动了”。但是对于与亲生父母的往来,他则谨慎许多,“我已经独立生活很多年,我找他们、和他们相认,只是想知道我的父母是谁,他们身体好不好。我可以照顾他们,和他们像亲戚一样走动”。但是,积极寻找亲生父母的刘从富从来不曾想到的是,自己的寻亲行动,会让他丢失了另一个家。
刘从富的养父刘子林告诉记者,他2001年就已经和刘从富断绝了关系,村里所有的人都知道。刘从富也向记者印证了这一点。从1999年刘从富踏上寻亲之路开始,他与养父母的关系就开始不睦,而2001年刘从富向警方求援后,刘子林便宣称与刘从富断绝关系,且卖了房子和老伴“消失了”。
无论刘从富怎么向亲戚打听父母的下落,就是没人告诉他。他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村里人,希望养父母回来后能联系他,然而8年间,刘从富没有接到养父母的一个电话。刘子林夫妇俩一走就是8年,今年5月份,刘从富听说养父母回来了,他很高兴,买了水果、牛奶等礼物去看望老人,但二老对他很冷淡,不仅礼物一样不收,甚至还告诉刘从富,“你要是对我们好,就不要再来看我们,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照顾”。如今已经把房子卖了的刘子林夫妻住在村里的敬老院。刘子林说,他也曾四处托人帮刘从富找亲生父母,甚至还给河北邯郸一对夫妻写过信,但是都没有找到。“我们养育刘从富十几年,他自己去找亲生父母,伤了我的心。”
“我找我的亲生父母,并不是想抛弃我的养父母,更不是想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他们永远都是我的娘和大。”说起自己命运的坎坷和十年寻亲路的不平,从刘从富眼里都能看到坚定的目光。唯有提及自己的养父母,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暗淡和无奈。“他们毕竟是养育我十几年的人,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刘从富说,不论以后刘子林夫妻是否认他这个儿子,他都会对二老尽子女的义务,依然会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
刘从富寻亲视频
34岁刘从富鹿邑寻亲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5MjMxNTE2/v.swf
刘从富寻亲线索总结
出生年月:约1976年
被拐日期:约1983年
被拐经过:夏天,一个陌生的男人用一个红色的玩具车把他从一个繁华的都市带到安徽农村。在被拐卖的路上他听到了一句话:“石家庄车站到了!”被拐后一直走路。从来没走过那么长的路,还都是乡间小路。记得天气很热,田边有很多机井和喷灌机,抽了井水后浇地。刘从富因为口渴,就趴在路边一个桶里喝水记得自己的家住车站旁,那水里有柴油味。
线索记忆:仅存的记忆中,他小名叫“宝宝”,家住一个车站旁,妈妈经常带他到火车道旁玩耍,他有两个姐姐,院里有一棵大树,一名穿绿衣服的女子抱着他在火车道边看火车,举着他学火车“呜呜”鸣笛是他童年的唯一记忆。“小时候,吃过螃蟹,吃过栗子,吃过一种面条,面从机器里直接出来。,这些东西到了安徽后就没再见过。”养父母逢年过节时,也会和家里的叔伯说他的身世,说他是花600元买来的,还有200元是借的钱。邻居说,幼年的刘从富偶尔会说一些天津话,比如受到欺负时会说“我卷你”,吃面时他会说“吃捞面”。刘从富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里人对这个陌生的小孩都很好奇,大家常与他聊天,刘从富便将自己家的一些信息告诉周围的村民。当时他对别人讲自己的妈妈是医生,爸爸是警察。被拐时大约三四岁,当时刚能够得着桌子,也就一米高吧。他在自己家居民楼的楼梯处玩耍,一个30岁左右男子用一辆红色的玩具车作诱饵,把他带到了石家庄火车站,几个小时后便踏上去往安徽的火车。小时候家记得喝过用玻璃杯装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