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3|回复: 0

南京街头乞丐九成来自甘肃

[复制链接]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9-2-2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前面写   年轻妇女,怀抱婴儿,手捧饭碗,沿街行乞。在南京街头,这样的乞妇博得了不少市民的同情施舍。
  他们每年都是季节性地出现,又季节性地消失。
  来自警方和民政部门的统计,这些乞妇绝大多数来自甘肃岷县。
  对于市公安局城市管理警察支队的民警们来说,这些乞讨者并非“贫困”那么简单。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妇女带着孩子甘愿以乞讨为生?难道仅仅是因为贫困?
  连日来,带着这些疑问,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随着城警支队的民警们,试图揭开这些乞妇的面纱。
  甘肃岷县走出的职业乞讨者
  昨天下午,一名女子带着两个小孩在中央路时代超市门前行乞时,被城市管理警察支队五大队民警发现,警方对其实施了救助。
  “从哪里来的?”
  “甘肃的。”
  “是不是岷县的?”
  “是,小寨乡的。”
  ……
  这样的对话,在民警眼中,几乎是“格式化”的,“只要是女人抱小孩乞讨的,不用问,就能猜着是甘肃岷县的,八九不离十。”城警五大队大队长祝治平说。
  翻开城警五大队的救助登记簿,随处可见这样的记录:甘肃岷县中寨乡、甘肃岷县小寨乡……(中寨乡、小寨乡目前已合并为中寨镇——编者注)
  据城警支队法制科统计,去年,城警共对4500多人次街头乞讨人员进行了救助,其中922人次被送到救助站。在这些受救助人员中,90%来自甘肃岷县。
  不过,这个数字里有很大的“水分”。因为,很多人都是重复救助。“送到了救助站,他们不愿接受救助。依照法律,救助站只能让他们离开。于是,他们又返回市区。”祝治平告诉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城警一直重视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据估算,来自甘肃岷县的乞讨人员总量不大,连孩子在内共100多人。
  这些乞妇对南京的公交线路非常熟悉。警方用警车将他们送到位于尧化门的救助站,很快,他们又乘坐76路公交车返回中央门,再由那里转乘其他公交车进入市区,继续行乞。
  “从重复接受救助看,可以认定他们是职业乞讨。”祝治平说,“能够证明他们是职业乞讨的,还有这些乞妇集中出现的时间,即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这是农闲时间,他们在这个时间出现,就说明他们只是出来挣‘外快’的,到了农忙时间,他们还会回去干农活。”
  手背“梅花”图案并非“丐帮”标记
  翻开这名妇女的手背,虎口处几个黑色的点,组成了一个“梅花”图案。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岷县“丐帮”标记?
  按照这名妇女的说法,这是她小时候上学时,用钢笔刺破手背点上去的,墨迹从此伴随她的一生。至于在手背上刺黑点的原因,她没有说明。
  “分辨岷县乞妇很容易,他们手背虎口处大多有这样的标记。”在城警二大队,教导员邵刚这样告诉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最初,警方并不知道这些标记的含义。问这些乞妇,他们大多言辞含糊。
  “肯定不是什么‘丐帮’标记。”对于外界的传言,邵刚哈哈一笑。从事城警工作5年的他,多次救助来自岷县的乞讨人员,曾深入到这些乞妇的暂住地展开调查,并和岷县警方联系过。他的结论是,这只是岷县当地的一种风俗。
  “岷县的警察告诉我,就像城里女孩爱美一样,戴首饰什么的。当地的女孩小时候都喜欢用墨水在手背上‘刺青’。”邵刚说。
  而对于这些岷县乞妇暂住地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这些乞妇主要聚集在中央门外、火车站一带的城中村里。记者随着民警来到黄家圩一处简易房里,不足10个平方米的房间里挤了8个大人,有男有女,还有4个孩子。这里是城中村,房租便宜。这间挤了12个人的房子,月租金只有90元,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每月只需七八元钱。
  这些人都来自岷县中寨镇,而且都有亲戚关系。“这是我表姐”“她是我姑家表妹”……对于相互间的关系,他们这样互相介绍。正是亲戚关系,让他们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起。
  对于女人手背上“梅花”图案,他们的说法都一样:小时候自己刺上去的。
  尽管不存在帮派组织,但这些靠老乡、亲戚关系组成的乞讨群体,也有着自己的“行规”。“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乞讨区域,所以我们每次救助的对象都不会有太大变化。”邵刚说。
  “讨饭又不犯法”让他们理直气壮
  带着孩子沿街乞讨的,主要是二三十岁的女子,很少有男子出现。而暂住地出现的男子又是什么人?
  通过对身份证件的检查,民警证实了这些男子与乞妇之间,大多是夫妻关系。警方对这些乞妇怀抱的孩子进行过调查,并没有发现拐卖孩子的现象。
  据附近居民反映,这些妇女大多在上午抱着孩子出门,男人们则留在暂住地。到了晚上,这些女人又抱着孩子返回。看样子,男人在乞讨活动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男人主要保管钱财,负责看家。”邵刚说。在南京街头的行乞人员中,主要分为三类,而且都有地域性。冒充学生行乞的,主要来自贵州;残疾行乞的,主要来自苏北、安徽。在这些人身上,警方都曾发现过银行卡。但在岷县乞妇身上,基本看不到银行卡。民警分析,岷县乞妇乞讨所得的收入,主要由男人们“看管”。
  这些乞妇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呢?邵刚根据多年经验估算,一天大概在二三十元至百元之间。“这跟时间、天气有关。”如果赶上周末、节假日,天气晴好,这些乞妇的“收入”就比较高。但赶上阴雨天气,他们基本就不再上街。
  对于民警劝说他们返回家乡的建议,这些乞妇大多沉默。一个男子沉默了一会儿后,咕哝了一句,“讨饭又不犯法。”
  尽管讨饭并不犯法,但城警支队对于这样的职业乞讨者,却不能坐视不理。城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城警已对全市25个重点救助区进行了严密巡查,一旦发现这样的职业乞讨者,就会劝说他们离开。对于愿意接受救助的,积极送到救助站。
  对于这些人员中可能隐藏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也将加大打击力度。今年春节以来,警方已对2名涉嫌强讨恶要的岷县女子予以行政拘留。
  岷县乞妇——
  “在这讨半年,胜过在家苦一年”
  岷县乞妇的手背上大多有“梅花”刺青。
  既然当地民政部门声明,岷县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贫困,这些乞妇又为何拖儿带女来南京乞讨?昨天,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与城警救助的妇女王琴(化名)进行了对话。
  记者:来南京多长时间了?
  王琴:刚来没几天。
  记者:民警说春节前就在中央门救助过你,忘了?至少一年多了吧?
  王琴:……(沉默不语)
  记者:怎么从老家来的?
  王琴:坐车到兰州,再坐火车来的。
  记者:为什么到南京?有人介绍吗?
  王琴:听亲戚说的。我们那儿穷,没法活,就出来讨饭。火车线上遇到大城市,就下来。
  记者:听你们当地政府说,没有那么穷。
  王琴:我们那儿就是穷,在这儿要半年,比在家里苦一年都强。
  记者:讨饭有没有觉得张不开口?不觉得丢人吗?
  王琴:这有啥丢人的,穷,没办法。再说,这儿的人又不认识我们。
  记者:那这次接受救助后,准备回家吗?回家的话,还会再来吗?
  王琴:回家孩子没饭吃。南京我不会来了。
  民警:我们每次都这样问,他们的回答也都是这样,但是,结果是他们还是回来了。
  岷县有关官员谈“外出行乞现象”——
  乞讨不为脱贫而是致富
  甘肃有关网站介绍,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是通往兰州、陇西、陇南、甘南和四川的必经之地,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中国花儿之乡”美誉,全县辖18个乡镇,45万余人口。由于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岷县一直是甘肃乃至国家级贫困县,1986年,岷县被列入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然而,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了解到,在西安、济南、沈阳等地,都有岷县乞妇集中出现的现象。而他们几乎全部来自中寨镇。
  “不是我们全县人都出去讨饭了,就是个别乡镇的人,把我们全县的名声都搞坏了。”昨天,岷县民政局救助站赵站长在电话里告诉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这“个别乡镇”,主要就是指中寨镇。
  中寨真的很贫穷?据当地民政部门介绍,中寨镇是岷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资源丰富,全镇农作物主要以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种植为主。因此,当地农民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绝非岷县乞妇们描述的那样:“家家都揭不开锅,只能出来讨饭。”
  然而,本世纪初中寨一些村民外出乞讨“发家致富”的示范效应,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按中寨镇政府一位人士的说法,“外出乞讨的,大多是富裕户和温饱户。”据称,最初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因找不到活干,便在大城市行乞,收入可观。这使部分见钱眼红的人随之而动,外出要钱的辐射面进一步扩大。
  “讨饭不是为了脱贫,而是为了致富。有些人外出讨饭,过得可能比在当地务农的人还要好,这助长了‘以乞讨为荣’的风气。”这位人士在电话里告诉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在中寨,看房子的外表就能看出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当地一般农民家庭靠种药材,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盖砖瓦房就比较难。但是当地一些盖了砖瓦房的农户,家中可能就有人在外乞讨。“出外乞讨的主要是妇女,男人还在家里务农,这样的话,女人每年能带回来几千甚至上万元,再加上家里务农的收入,这一家的生活水平可能就比纯务农的人要好。”
  据介绍,岷县政府已不是第一次接到来自外地的“岷县乞丐”通报。特别是济南,由于要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展开了大规模的救助,并且与岷县政府部门进行了协调。在岷县,政府部门已对这一现象高度关注。特别是妇女携带儿童外出乞讨,导致一些儿童失学,也让当地政府头疼。中寨曾给村民发出《致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劝导家长不要带孩子外出乞讨。但是,这股乞讨风并没有刹住。
  岷县民政局办公室一位徐姓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跟镇里联系,核实情况后就派人去接他们回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7 18:39 , Processed in 0.0373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