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0|回复: 0

公民视角的回首与展望:2012,期待温暖……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1-12-3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穿名牌喝酸奶 于 2011-12-31 17:04 编辑


最美妈妈:7月2日,杭州某小区,吴菊萍本能地伸出双手,接住了坠楼女孩妞妞。


                                                                                         最男人:7月13日,抢修武汉汉正街电缆故障时的“裸身”一跳,刘跃青显示了中国男人的责任。


                                                                                          最美特警:7·23动车事故救援中,温州特警邵曳戎带队不分昼夜救援,两岁半女童小伊伊终于获救。


                                                                                        最美女孩:8月18日,苏州,大雨如注人人避雨,但一位女孩却走进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一把伞。


                                                                                              最美婆婆:10月13日,小悦悦在佛山五金城被两次碾压,18名路人冷漠以对,直到陈贤妹的出现。


                                                                                     最顽强的“胖子”:标榜“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罗永浩,用老罗式维权告诉你,“彪悍”的另外一种态度。


  回顾2011年,我们周围发生的道德悲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沉重。

  很多时候,现实的戏剧性,竟然让人哑然无语。

  有些问题,底线低到了尘埃里,也会被粗暴突破。

  有人说,“如果没有一颗强悍的心脏,那么就学会麻木吧。”

  然而,再麻木的人,在孩子面前,也会有所动容。

  更何况我们知道,良知尚存,血仍沸腾。

  有些人,一次次突破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但另一些人,除了做看客,也在尽力,打捞沉没的良知。

  2011年,一半是冷漠,一半是温暖。

  2012年,不知这一半的温暖,能否捂热那些冷掉的心?


  2012年,世界不会毁灭,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处安放灵魂的暖床?

  2011年,有理由被看作中国道德建设一个标志之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
  也是这一年,一系列道德事件,挑战着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
  孩子:能否不再受伤
  7·23动车事故后,还没搞清楚状况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匆忙地站在了媒体面前。面对“如何解释结束搜救之后却有小女孩被救出”时,这位发言人给了一句令人震惊的回答——“这是一个奇迹”。
  后来,人们知道,这个奇迹不是靠老天的怜悯,而是靠一位警察的坚持。
  事故发生后,温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带队不分昼夜救援,一遍遍在车厢里搜救。邵曳戎说:“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代?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我在废墟上临时当了指挥,让工人们先撤下,由我们开始清理。”在这群特警的坚持努力下,两岁半女童小伊伊终于获救。
  一个人,用他的坚持和责任,感动了社会。有网民说,“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用救出小伊伊的‘奇迹’,演绎了在救援过程坚持生命第一的信念。这不是生命奇迹,是责任奇迹。”
  责任,在这个悲伤的故事里,显得那么软弱。小依依的生还,如果真算是一个奇迹的话,或许人们更希望,一个孩子未来将要面对的生活磨难,能够让那些真正应该担负起责任的人,心头掠过哪怕片刻的柔软。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奇迹?
  无须再言,你懂的。
  这是已被中外媒体广泛播放的画面: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五金城。
  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面包车和小轿车两次碾压,1位、2位、3位……18位路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直到第19个人,一位拾荒“老太”陈贤妹出现,毫不犹豫地把她抱了起来。路旁店铺的一个摄像头记录下了这一过程,短短7分钟的画面,令观看者,在残酷和窒息中,感受到来自心灵的震撼。
  18个路人的麻木冷漠,在这位身材瘦小、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的拾荒老人的映衬下,愈发显得渺小。有人评价,这位“最美婆婆”扶起了“摔倒”的道德。
  但是,摔倒的道德,又何曾只是这18位路人。古人云:“无善恶之心,非人也。”人心何以冷漠到如此程度?值得反思的远不止这18名路人。
  扪心自问,当舆论和同情消失后,你心中留下了什么?当这样的反思蔓延开来,微博上的愤怒迅速变成了一场“拒绝冷漠”的自我反省。或许,一个孩子的离去,一个老人的举动,在这些弱小者的身上,人们读懂了一个人最原始的纯净。
  小依依和小悦悦,都是两岁半的小女孩,一个在相撞的列车上,一个无情的车轮下。如今,一个活着,一个却走了。同样稚嫩的生命,备受折磨,只是,在前后不过3个月的时间中发生的一切,谁还能只是将愤怒仅仅泼洒给那些庞大部门看不清脸的人们。
  中国,请停下飞驰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
  飞驰的,不仅仅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不全在城市日夜喧腾的扩张中,更在我们每个人匆忙奔波的脚步里。只是,谁曾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灵魂丢在了哪里?
  微博里,转发微博时一句“拒绝冷漠”的口号,就真的可以挽救孩子的童真吗?没有人料到,一切才刚刚开始。
  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故,20名幼童遇难,44名受伤;11月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伤;佛山一校车12月12日与卡车相撞,导致37人受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12月12日,江苏丰县一校车侧翻,15死8伤……
  2011年的日历上,有一些日子注定要被标成黑色。反思这些原本不应该发生的惨剧,谁该对那些早夭的花朵说声对不起?
官员:能否引领道德
  陀斯妥耶夫斯基说:正派人心中的秘密最多。
  官员,这个应该绝对正派的人群,偶然必然,有意无意地向公众泄露了太多的秘密。那些奇想、奇语、奇行,颠覆着人们对于“官德”的遐想。
  2011年,官员曝出的私德问题,成为人们调侃的对象。官员“微博开房”,不过是其间一个荒谬的讽刺。官员私生活的败坏,以及利用手中的权力小贪小腐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遏止。
  更有官员,口出奇语。重庆江津区委书记王银峰有著名的“懂不懂风水?这是衙门”和“跟政府作对就是恶”的言论;江西宜黄县官员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陕西定边县林业局局长孙怀胜称“老百姓是吃饱了撑的”;福州长乐环保局局长陈桂光称“一打就打局长电话,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一个群众就打我电话”;云南省水利厅直属单位领导多年带头上班赌博,参与的领导称此举“是陪单位女同胞安全度过更年期”……
  雷言奇语之外,还有奇行怪癖。
  “恨他无情,恨他无义,恨他淫秽”。9月,热爆网络的一条新闻,可谓非“安徽宁国市发改委官员与女网友视频裸聊”莫属。
  盘点今年官员“失德门”事件,让人既愤懑、又哭笑不得。
  陕西安康市宁陕县唐副县长与女干部艳照在网络曝光;贵阳市地税局办公室王主任手机遗失,与“六名情妇的调情短信”外泄;浙江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夫人,用微博举报其丈夫“赃款包养情妇”;云南省昆明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副处长成某、河南省汝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田某,同一天身陷“艳照门”;湖北襄阳市樊城区法院院长与该院女纪检书记开房”的视频曝光;广州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宁“盯着镜头方向大笑,表情愉悦”的裸聊照片被狂转……
  “裸聊门”、“微博门”、“开房门”、“短信门”、“裸照门”,身陷重门的,不再只有明星嫩模,官员的私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位领导在面对媒体的追问时说,“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这让我们很遗憾”,但是他否认了“道德滑坡”这一判断。
  当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曾言,“私德外推即为公德”,说明私德与公德互为表里。那么,对于官员们来说,私德丑陋给大众带来的有关官德低下的想象空间,最终伤害的还是对于政府的公信力。
  一个值得审视的现象是,相较涉案金额巨大的腐败官员,人们对那些履历注水、浮夸政绩的造假官员穷追猛打,则表现了对社会公平底线受到挑战产生的焦虑。
  不可否认,社会精英的德行败坏,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道德的下滑起到了催化作用。有论者认为,包括官员、知识精英等社会上层人物的堕落,对时代的堕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南大学预防腐败法制研究中心主任邓联繁教授认为,公务员最需要提高两大方面的职业道德——守法和为民。我国《公务员法》在列举公务员应当遵循的义务时,第一点就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务员职业是受人民委托行使公共权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关键是要让其深刻理解权力的来源与行使权力的目的。
  官员的道德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将“传统道德”纳入对官员的考评范围。甚至有全国范围内的“官德轮训”。然而,有论者认为,对官员道德的教化,虽然可能起到作用,但最关键的,还是对权力实现真正的监督,否则,官德不会有真正的扭转。
  企业:能否守住商道
  近期,CSDN(中国软件开发联盟)、天涯社区等网站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针对此事,工信部日前发布通告,强烈谴责窃取和泄露用户信息的行为,同时要求各互联网站要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用户信息频频泄露,对一个网民数量超过4亿、电子商务规模有望超过6万亿、网络实名制渐行渐近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难道一个“强烈谴责”就够了吗?
  今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突然发生倒转,造成电梯上的乘客摔倒、挤压,致1名男孩死亡,3人重伤、20多人轻伤。这之后,发生事故的奥的斯电梯先后在上海、南京、深圳、大连等地发生逆行、困人等事故。然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宣布,奥的斯对北京地铁四号线的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罚款50万元。
  对于产品占据市场第一份额的电梯生产企业,区区50万元的罚款,与不负责任的产品质量给公众带来的心理阴影以及潜藏的危险相比,显然太过轻飘。
  高高抬起,轻轻落下的,又何止对奥的斯一家企业。
  康菲石油是渤海漏油事故罪魁,但国家海洋局两个月后的表态中称,康菲中国承担所有责任,最高可对其罚款20万元。至今,这20万元人民币罚款迟迟未见结果,相关民事赔偿遥遥无期。
  6月,央视曝光“哈药总厂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曾导致周边硫化氢气体超标千倍”,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公告,承认其下属分公司哈药总厂等存在污水排放未达标以及违规焚烧工业废弃物。
  实际上,这已不是哈药总厂第一次遭遇环保指责。两年前,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就曾联名提案,并提供了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发现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哈药集团的官网上明确打出“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口号。
  号称“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奶企蒙牛,年末又曝食品安全问题。然而,讽刺的是,在所谓的道歉之下,其推卸责任的用意明显。事实上,自2008年陷入“三聚氰胺事件”起,蒙牛每年负面新闻不断。近3年来,已经连续被曝光7起质量问题。但是,蒙牛依然挺立市场。
  从2011年3月份的双汇瘦肉精,到8月份的沃尔玛假绿色猪肉,再到12月的蒙牛奶。食品安全事件层不出穷的背后,展露出一个千疮百孔的企业良知。
  5个月前,因在产品质量和产地等问题被曝光的达芬奇家具,在年底时一改道歉认错的态度,“斗媒体”、“诉工商”,达芬奇荒谬的车轮战背后,让人看到一个企业的商业道德可以沦落到何种程度。
  对企业而言,尤其是那些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大企业来说,道德血液含钙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与当下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比如,钻政策的空子,监管部门处罚力度太小,消费者维权意识相对淡薄,涉事企业涉及到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本行业中等。面对这些,死扛到底是大多企业的一贯伎俩。
  然而,没有了道德作为支撑的企业,失去了诚信基础的品牌,是不是会像蒙牛那样坚挺到底,都在考验着每个人内心对错误的容忍度。
你我:能否做好公民
  回望2011,有人问,是社会太坏,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善良?
  2011年,伴随那些令人齿冷的社会事件,来自小人物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基色。
  最美妈妈吴菊萍本能之下的伸手,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坠楼女孩的生命;最美护士情急之下对老人进行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体现的不仅仅是善良投射的关爱;最美女孩在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的那把伞,遮挡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风雨;最美电力工跳进污水里抢修电路的举动,在炎炎烈日里送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有能吹到空调的清凉……
  一个社会的基色,永远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在冷漠之外,那些来自草根的平凡善举,总在时时照亮大多数人的内心。有时候,道德是你面对陌生人时能否从人性出发给与的关怀,更多的时候,道德和生活没有太大关系,而和每个人的职业有很大关系。
  与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相比,在你可以伸出手来提供帮助的时候伸出来,这或许是当下社会最低的公德要求;与那些拥有着崇高奉献精神的劳动模范相比,站在自己的职业立场,仅仅是完成岗位上要求做的,不做不被允许的,即便这样,我们的社会一定已经无比和谐。
  回望2011,有人问,是权力太蛮横,还是我们自己太漠然?
  7·23事故中,铁路部门匆忙掩埋车体,如果不是有心人尖锐地指出背后存在的问题,社会的愤怒或许也仅只会稍纵即逝。如今,在认定的事故责任中,铁路部门处置不当赫然在列。围观形成的民意,给权力带来的压力,或许未必能够争得一个完美的答案,但这种在持续追问下挤压权力蛮横空间的关注,仍然需要每个人,以不麻木、不冷却的态度继续围观。
  无可否认,有些时候,在公平和正义姗姗来迟之前,从一个公民的角度出发,至少还可以做一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
  微博上,有人号召“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有人发起“爱心午餐”、“衣加衣”、转发捐款等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都让全民慈善不再遥远,人们也无须面对在郭美美事件后官方慈善组织依然傲慢的态度。
  回望2011,有人问,是企业太强硬,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坚强?
  你看到了达芬奇变脸的速度,你或许也喝到过问题奶企的致癌产品,但是,又有谁会顽强地与一个庞大的企业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呢?
  问题企业死扛到底的底气,不仅仅是监管环境的松软。
  但是,游戏规则有时候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2011年,最“倒霉”的企业可能要数西门子,因为他遇上了一个叫罗永浩的消费者。
  被称为“老罗”的罗永浩,在微博上偶然的一句抱怨,让他发现,自家西门子冰箱门容易弹开的问题,原来不是“使用习惯”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质量问题,因为,在这句抱怨下博友们的评论里,很多人都表达了和他一样的苦恼。
  或许没人相信,罗永浩能够将维权顽强地坚持3个月。从9月上的微博“牢骚”到11月在西门子北京总部前“温和”砸烂3台问题冰箱,再到12月在海淀剧院举办的被称为“有理有据”的集体砸冰箱活动,这位号称“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释”的胖子,以令人意想不到的耐心,与西门子进行着老罗式维权,中国的消费者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郁闷”之外的另一种幽默。
  罗永浩分析,尽管西门子迫于压力表面道歉,但并未承认存在质量问题,在承诺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拖沓,其实是大企业官僚作风的通病。不过罗永浩说,自己要督促西门子尽快解决问题。为此,他每天平均要花费5个小时在维权这件事情上。
  罗永浩说,如果我们从9月27号顶到12月的中旬,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我这个变态的胖子完全可以撑到明年的3月15号。西门子已经160多岁了,我只有39岁,谁怕谁呢?
  有人评价罗永浩的维权,开创了中国消费者新型维权方式,但也有人为他的“斤斤计较”表现出了不耐烦的一面。
  围观者不同的评价声音,本身就代表了公民在维护自身权益上的不同态度。然而,当蒙牛问题奶再被曝光之后,罗永浩的温和却坚定的维权立场,是否能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2011年,回望过去,如果那些刺痛过我们神经的事件背后,显露出了一个民族道德表现上的沉沦,那么,纠缠在事件中的那些个体散发出的道德之光,是否能够点亮更多人的内心?
  2011年诸多道德争议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批判这样一种态度:在网上是义愤填膺的批评者,在现实中又是冷漠麻木的旁观者。中央党校教授周熙明说:“重新回归常识、常理、常情,那么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就会更加完善。”
  重建道德,没有人能够置身世外。
  面对2012年,是否我们能够先自问一句:我能否做好一个公民?(记者 李瑾)
来源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31/c_122517953.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8 23:45 , Processed in 0.03124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