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夫妻打组合行乞
在外讨钱在家盖楼
在外讨钱在家盖楼
现在街上向你乞讨的人,很可能是“职业乞丐”。据了解,他们乞讨收入最高一天可达上千元。
解放碑街道“劝导组”至今劝导的近两千乞丐中,真正缺衣少食需要救助的穷人基本上没有。
职业乞丐乞讨术
恶人控制弱者最为恶劣的乞讨方式,是健康成年人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为其乞讨。比如卖花姑娘、卖艺小孩等,多属此类。为了能捞到更多钱,那些健康的成年人往往让这些未成年人缺衣少吃,甚至不惜将孩子致残。
春节期间,大礼堂附近有一残疾男孩长期赤膊乞讨,救助站工作人员见状送上御寒衣服、食品等,均被男孩拒绝。知情人透露,男孩被人操控,如果接下除钱以外的物品就会挨打。而赤膊也是应操控者要求,因为“穿起衣服哪会有人给钱?”
突出自身残疾解放碑好吃街沿线,长期活跃着一名坐在板车上、仅有半截身子的乞讨妇女。在节假日,常有一个孩子在前面拖着板车沿路行乞。经调查,该女子来自四川邻水,已来渝行乞数年。目前,其家中不仅养了数十头猪,还修起三楼一底的楼房,全部都由其行乞所得而来。据称,在节假日,她曾创下一天逾千元的最高收入纪录。
操纵残疾孩子罗汉寺附近,有一青年失明男子在此长期卖唱,每天收入在200元左右。劝导队员上前劝他去救助站或向政府申请救助时,数次被躲在附近的一中年男子打伤。后查实,动手的中年男子是失明者的父亲,他操纵儿子乞讨,讨到钱后就去酗酒。
璧山丁家一户三口之家,父母身强力壮可以打工挣钱。为了“快速致富”,夫妻俩将头部长肿瘤变形(外号“大脑壳”)的女儿每天送到解放碑乞讨,平均每天的收入也在200元左右,家中已盖起两栋楼房。
老妪悲情磕头年迈老妪跪在寒风中,颤颤巍巍,鸡啄米似地磕头讨钱。在其身旁多放有已干透的馒头等食物,看着让人心酸。调查发现,这类老太多来自安徽、河南等地,她们家中多已达到“衣食无忧”的程度。不过,每逢农闲季节,她们常常结伴出行乞讨。
吉利话扭倒费身强体健的中年壮汉也有自己的乞讨之道:在开门营业的摊点前耍狮子、打快板、送财神,不给钱就不走人,磨到你给钱为止。
假夫妻打组合经常过往八一路的市民可能曾留意到:在步行街口坐着一对卖唱的盲人。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们是一对夫妻,但事实上并不是。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他们不过是打了个组合——每天乞讨所得五五分成。
对于这样的组合而言,经常有小动作发生——在他们面前装钱的盘子里,极少能够看见5元以上面额的钱币。那是因为每逢有大钱出现,有微弱光感的老男人一旦发现颜色不同的钱,便趁老女人不注意,悄悄收起来,搓成卷,卷在裤脚处藏起来。老女人也一样,互相藏钱,浑水摸鱼。
职业乞丐伪装术
孕妇葬夫闹市街头,一妇女挺着大肚子跪在地上,面前摆放着张“火化证明”。她们通常的说法是:丈夫在渝遇车祸或工伤过世,她现在身无分文。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和早日将丈夫的骨灰送回乡安葬,请路人资助路费。
揭秘:此类“孕妇”高耸的肚子多是小枕头、旧衣服垫成。
学生挨饿 城区街头,学生模样的男女坐在地上,用粉笔在地下写着“找不到工作,太饿了”等,且明文写到只要三五块钱之类的。
揭秘:这些“学生”不过是一些面相较稚气的成年人。他们多来自贵州都匀,常栖身于菜园坝火车站等地,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学生放假之际是其活动频繁之时。
人工残疾 人来人往的街头,一仅有半截腿的驼背孩子匍匐在一块铁板车上,推着一个破烂不堪的饭盆艰难前行。
揭秘:这个“残疾人”通常在晚上八九点钟后,会卸下“全副武装”——腿本是蜷曲着捆住,外面加上轮胎皮包裹,连“驼背”也是假的。换上干净衣服后,他们又变回手脚俱全的健全人。
讨钱葬亲一两个十来岁左右的小孩(多是一男一女),披麻戴孝跪在街头,捧着一年长者的“遗像”或者“骨灰盒”,多称父母过世,无钱安葬等,向过往市民讨要下葬费。
揭秘:在两年多的劝导工作中,每逢碰到这样的情况,解放碑街道“劝导组”工作人员都会要求其透露真实身份,表示查实情况后将报告政府解决其实际困难。然而,最后结果统一是——“孝子”立马卷铺盖走人。曾有热心市民将此类求助的孩子护送到市救助站。不过,还没等孩子在救助站过夜,就有自称是其父母的人进站,将孩子领走。
孩子生病大宾馆门口或者闹市区街头,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抱着一个昏睡不醒的小孩,可怜巴巴拦住路人,称从外地来,孩子突然生病,钱又被盗了,要点钱给孩子看病云云。
揭秘:这些妇女怀中的孩子是以每月三五百元的价钱从乡下“租”来的。为了能让孩子长期保持昏睡的状态,她们强制性地给孩子灌含有安眠药的奶、水。
僧尼化缘大街上,一个身着出家人服装的妇女或男子,冷不丁地递给你一张号称开过光的护身符。当你接下后,他们会继续告诉你“我们正在集资修庙,希望你能够施舍几个小钱”,并称你的善举会得到佛祖保佑等等。
揭秘:这些人通常是乔装打扮的“俗人”。被有关部门抓到后,他们都坦言:那些“开过光”的护身符,全部是打批发而来。
2008年02月21日 10:35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施舍前请你擦亮眼
为了让好心市民的爱心不再被蒙骗,昨日,市救助站首次公布了目前常见于我市街头的“职业”乞讨者的行乞术及分布地图。
职业乞丐多在闹市
据市救助站站长谭钦建介绍,在我市主城区,职业乞丐主要分布在如下地域:
解放碑步行街周边、观音桥步行街周边等几大商圈;
南滨路、北滨路、高新区科园四路、南岸区南城大道、江北加州城市花园附近餐饮一条街等餐饮企业集中地;
磁器口、罗汉寺等旅游景点是职业乞丐出没的新热点;
菜园坝车站、朝天门码头等车站、码头、长途客车站等。
这些职业乞丐乞讨的方式五花八门,可谓各有高招。有的乞丐收入惊人,最高一天可达数百上千元。
职业乞丐从不去救助站
普通市民如何判断街头乞丐是否有实际困难,市救助站给出最简单一招:给他们指路到救助站。因为职业乞丐对救助站往往“敬而远之”。
解放碑街道“劝导组”还遇到过更令他们喷饭的事——有职业乞丐遇到救助人员后,竟掏出20元钱,要求劝导组“卖2个小时时间给我,我到时间一定走。”
解放碑街道“劝导组”成立于2005年,至今劝导的乞丐已近两千人。其中,真正需要救助的穷人有多少?组长周家均坦言:“基本上没有。”
于是,在真正的乞丐越来越少的前提下,在一部分人将乞讨变成一种“致富手段”的前提下,好心市民该如何施舍爱心呢?
重庆准备对付职业乞丐
面对乞丐的“职业化”,我市已开始动作。
2月初,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按照“意见”要求,我市建起“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公室”,专业处理流浪乞讨人员管理问题。
从今以后,我市各部门将实行整体联动,对占道乞讨、占道卖艺、播放喇叭卖唱、纠缠行人买花等“职业”乞讨行为,有关部门将加大清理和整顿的力度。那些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职业乞丐,还将被依法处罚。
市救助站认为,此举能够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记者 涂静/文 郭娟/制图
本报调查 假扮残疾人行乞最让市民反感
希望曝光职业乞丐
遇上乞丐时,你会怎么做?本报公众调查中心昨日对358位市民进行了电话调查。
调查显示,尽管社会上不乏职业乞丐,但多数市民对他们还是抱着善良的态度。对“当遇上乞丐时,你会怎么做?”的问题,82.3%的受访者表示“会施舍”,仅有17.8%的人明确表示“不会施舍”。
在“你遭遇过的职业乞丐有哪些类型?”的调查中,单人假扮弱者行乞、利用老弱病残人群团伙行动行乞、编造曲折身世行乞、自称从外地来渝见网友被骗而讨要回家路费行乞……市民列举出遭遇的职业行乞事例多达30余种。
在众多职业乞丐中,假扮残疾人行乞最让市民反感,50.8%的受访者表示此种手法让人鄙视;而假扮孤残儿童和孕妇分别获得了34.7和31.6%的市民反感票。
调查中,有42.7%的市民希望媒体对职业乞丐长期驻留的地点和招术进行曝光。此外,24.9%的人则倡导市民统一行动,拒绝对街头乞丐给予钱财——“只要不直接施舍,街头乞讨现象肯定会迅速减少。”(记者刘海燕)
12
编辑:王赛特
请 您 评 论查看评论进入社区登录/注册匿名评论
验证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相 关 报 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