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7|回复: 0

于建嵘:让微博的力量“闪闪发光”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1-10-2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穿名牌喝酸奶 于 2011-10-20 11:45 编辑





微博打拐,开创历史

  2011年2月,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农民常晓明最终还是等来了让他崩溃的消息:DNA鉴定结果表明,那个在珠海行乞的男孩不是他两年前丢失的儿子常懂懂。

  而远隔万里江苏省邳州市,湖北人彭高峰却找到了自己被拐三年的儿子彭文乐。

  虽然是两个“截然相反”的镜头,但是却是一样东西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微博。

  2011年1月25日起,一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在网络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短短两周时间,活动便已吸引了包括明星、学者、媒体等各类粉丝15万余人,征集街拍照片愈千张。网友的努力也很快收到成效。

  说起于建嵘为什么通过微博寻人,还要追述到一位丢失孩子的母亲身上。2011年1月17日,失踪儿童杨伟鑫的母亲给于建嵘发了一封求救信,希望他通过微博寻找她孩子的下落。

  拐卖儿童的案件屡屡发生,少数不法分子拐卖儿童牟利或是利用儿童行乞“致富”,每年都有数千家庭成为受害者。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通过网络的力量,找到被拐卖的乞讨儿童,以及减少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的现象。” 于建嵘接到了更多求助寻子的信息。为此他建立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于建嵘的微博粉丝突破了100万,该微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张乞讨儿童的照片。很多丢了孩子的家长通过微博看到与自己孩子形似的照片,并开始实施解救。

  从影视名人到学者,从官员到警察,从媒体人到普通学生,无数人投入到这场微博救助乞讨儿童的大接力中。

  在新浪的热门话题榜中,关于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高达100万条。广东、吉林、攀枝花等地的网友还开辟了救助乞讨儿童QQ群,迅速吸引大量网友参与。演员姚晨、何炅等在自己粉丝阵容强大的微博中转发乞儿信息,使得救助乞儿的信息被迅速扩大。

  于建嵘在接受某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预料到会有很多人关注,但关注的强度如此大,倒在意料之外。”其实,在此之前他就感受到过微博的巨大威力。

  2010年11月1日中午,于建嵘在其微博中发了一条:“昨晚深夜赶到万载县,今天给七百多人讲课,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刚才吃饭,县委书记言称,为了发展,就得拆。我怒言,现代社会就是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础,你们这些人最要做的就是确保个人权利。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我一怒推椅而起,离席而去。他认为,我这样的讲座对县里太有负面影响了。他说,你这样一讲,下面的干部就不会去执行县委的决定了。他感到后悔(请我来)。我告诉他,我只讲我自己想说的话。”

  谁也不曾想到,这段博文很快被转发超过5000次,评论超过3000条,引发了网友关于拆迁话题的激烈讨论。

  “微博就是我的私人媒体。”于建嵘说。他在万载县饭桌上与书记交锋离席后,感到这个县委书记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应引起社会的关注,所以发到微博上去,谁知变成了公共事件,传统媒体也过来关注了。“以前,往往是我们跟着媒体走,根据媒体对社会的关注点来发表言论。现在有了微博这些网络工具,有时候甚至可以引导媒体。比如这次事件,就是由微博引起的,传统媒体纷纷跟进。”

  中国社科院博导周瑞金说:“于教授能够拂袖而去,并把拆迁的错误思想在微博上整理出来,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起到了很好的网络问政的作用,应该充分肯定,‘体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

  关注度大了,于建嵘“火”了,微博成了他强而有力的发声“武器”。

  “微博”话语权不可以乱用

  《中华儿女》:对现在的生活感觉如何?

  于建嵘:无所谓,我不怕失业,我根本也不在乎社科院怎么看,你现在开掉我也无所谓。我不靠工资,工资我基本上都没看过,我认为10年前把生活该赚的钱都赚了。20年前我赚了200万,觉得一辈子够用了。当时买个车,34万,好牛啊。没有生活的忧虑和恐惧,才敢说话。现在要是写文章一个月都能写一万(稿费),讲课费我都不问多少钱,他们问我,我就说随便。谁要整我什么呢,我不在乎。我就在乎我自己心里那一点点东西,不会苟同。课能讲一天是一天,不让我讲拉倒,我也不会非要到马路上去讲。

  《中华儿女》:今天,很多人对微博的影响力有了重新的评估,这不再仅仅是我们的交友工具、个人的心情日记,还可以是自己话语权放大的一个工具。

  于建嵘:网络的影响力确实越来越大,即使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了相关言论,也并不一定会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反而是微博,能够迅速地引起网民的注意。能不能通过微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要看公众关注不关注你的微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渠道,这是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现在很多人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来获得话语权,比如媒体的一些大佬也是如此,但是话语权也不能乱用,否则公众也不相信你。

  《中华儿女》:话语权不可以乱用,那么,您开了微博之后,对话语权有无新的认识?

  于建嵘:有了微博,终于我有和你们一样的表达机会了,你们也不能抢我话筒。现在的科技改变了社会生态,每个人都有话筒,每个人都是新闻中心。现在找朋友很容易,发个文章马上可以找到同志。这么多年,知识分子从来没得到过强势的话语权,或者说没有多少人获得了话语权。过去必须要获得一种体制身份,才能有话语权。现在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情而产生了身份。知识分子也可以解决对体制依赖的问题,我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获得钱。

  我来北京就是为了讲话的,在北京讲话有杀伤力,在湖南讲了半天没人听啊。10年来我一直讲自己想讲的话,不讲别人要讲的话。很多人成名之后就开始讲官话,套话,非人话了。
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595728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8 21:41 , Processed in 0.02890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