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2003年我国发生了一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神州”五号航天飞船载着我们的宇航员杨利伟登上了太空,在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时,我想仍然有三个无尽的科学之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宏观的宇宙、微观的粒子及人类自我。我们认识外界已经有一些方法,取得的成果也很多,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则很不够。从生理上讲,对于人体组织的恶性增生之癌症、SARS、爱滋病(我国爱滋病疫苗已到临床阶段,大概不久爱滋病有待攻克)等我们还搞不太清楚。而从心理学上讲,对于人类自我是什么,更是不太明了。总之,相比对宇宙和粒子的研究而言,我们对自我心理的研究还很欠缺。
谈到我们人类,是非常“自恋”的动物。因为自从有了人类,人就意识到有一个自我的存在,继而认为我们自己就是宇宙的主人。我们人类所占据的地方是宇宙的中心,我们自己所处的地点就是宇宙坐标的原点。所以,无论从个体还是人类来讲,人们总是把自己作为宇宙间所存在的事物中的主体,而把我们之外的东西当作客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自我意识”我们给它一个定义,那是指人们自身极其环境关系的反映。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从第一个层面讲,我们在认识外界的同时把自己当作一个客体来认识,比如人体有206块骨头,我们的心脏朝向哪边。当然,人不仅有身体,还有心理,人们会说“哦,这是我的想法”“我心情现在不好”“我现在非常幸福”。这时,人们将自我心理也作为对象来认识了。
但是,人们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自己,这样的话,人类还是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这涉及到第二个层面:人们必须看到自我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如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小说中强调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环境塑造人),我们把自己当人是相对什么来讲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呢?人是自称为“人”的一种动物。人在心理上认为“我是人”“我跟非人是不同的”既然“人”作为存在是对比“非人”来讲的。那么“人”只有弄清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时,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一旦脱离了环境,脱离了跟环境的关系,我们单独看人是看不清楚的,没有比较没有鉴别。比如有同学说:“那是个好人”有人就反问“你怎么知道他是好人呢!”这个同学说“那次,我扛着包,太重扛不动了,他帮了我的忙”。这表明我们只有通过认识环境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认识。
我看到过一幅画,一个人端坐着,眼睛里燃烧着火焰,它代表血液、生命、心灵。瞳孔中浮现出一个千姿百态的人。我理解,这个人正用他的眼睛和他的心,
观察整个世界不同的人。通过看别人,他在理解自我,注释自己生活的意义了。
比如父母在教育我们“张三、李四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你可别那样”,再如看到一个女人打扮得夸张,我就想“天啊,太可怕了,我可不能那样,免得让人笑掉大牙。”
那么,人的自我意识是如何构成的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
其一,我们可以将自我意识看作是“原因自我”和“目的自我”的统一体。所谓“原因自我”就要讲到“因果律”,“因果律”是物质世界运动的根本规律,人的心理活动也服从因果律。举个例子,比如我手里拿一个遥控器,有人说“电视机”“VCD”。那么这个联想是怎样产生的,它不被我们所控制,是属于因果关系的。其实,对于人类而言,无论是身体的生老病死,还是心理的产生,活跃直至衰竭。我们都经历一个符合因果关系的运动过程。尽管我们有不同的感觉“我是小孩”“我是老人”,老年人难免没有年轻人思想开放,敢想敢干。为什么年轻人的想法和老年人会如此不同呢?这经常不是他们个人故意所为,而是因果律的结果。
何谓“目的自我”呢?这一部分与“需要有关”。先举个浅显的例子,肚子饿了的时候,我们找着吃的就会很高兴,找不着就会很失望,然后接着找。这属于基本的生理需求在心理中的反映。再举个深点的例子,大家忙忙碌碌在寻求什么呢?为什么参加高考?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过英语四级?这一串的问题也都对应着我们的需要。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上,我们的身体是物质的,大脑是物质的,思维的规律是由物质来决定。但是,我们自己还有一部分支配物质运动的自主权。这说明我们选择做一件事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我们自主行动。我又联想到成人IQ测试中的一个题目,问“人为什么结婚”这个题目很简单,我儿子很小时看到放鞭炮就问“妈,那是干什么”“结婚”“为什么”“找伴”“我也找一个,让她跟我搭积木”。有人说“为了找个人给我做饭”“为了完成任务”“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社会使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到了一定年纪不结婚外界会认为你有问题。我觉得第三个答案很合理,从生物学角度讲,正如口渴了就想喝水一样,男女双方的相亲相爱即可满足生理需求,又是能满足很多心理的需求,是一个心灵的融合过程。并非大街上任何两位异性相遇都能结合,而是要找到一个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对象,人们才想要结婚。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谈恋爱,为什么结婚。从生物层面上,因为我们体内有激素,从心理学层面上,因为我们有需要、有目的。
“目的自我”还包括“解释”的部分,比如你选择结婚、选择上学、选择工作,都会为它寻求理由,由此给自身的行为提供注释。也就是说,我们不仅生活
在一个物质的因果世界里,也生存在自我注释的意义的世界里,就像人会不停的问:“我这样做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活着?”比如,一个我熟悉的小姑娘厌学,我和她妈妈给她列出了上学的好处,比如学习成绩优秀可以进顶尖大学深造,前途光明,比如学习好可以找到好工作,再加上你长得漂亮,可以嫁个好丈夫等。但女孩听完反驳道“你说这些有意义吗?我已经看破红尘了,我现在这样不挺好的吗?”。她这么一说,我们全傻了。比如,我姐家的女儿,大专没念完,找了个对象,要结婚,男孩长的不错,但家庭条件一般。我们都认为,自己家境不错,爹妈有俩钱,又上着大专,应该骄傲一点找个更好的,但人家自己不这么看。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注释会决定我们选择做什么事情,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也基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所以有的学生读了研究生还要不停的进步,是因为我们对生活有不同的意义解释,并不存在某种“研究生基因”决定某个人一定要读研究生,也不存在“研究生激素”推动某个人上研究生。而是因为我们有对于世界和自我价值的意义理解和解释。所以说,人不仅生存在物质世界里,更生存在自我解释的意义世界里。研究人生的意义,一方面要从心理活动上入手,另一方面要从研究人的生存目的和意义。
其二,我们还可以将“自我意识”看做是“躯体自我”和“心理自我”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在人的心理会意识到“我有身体,我也有心理”。所以“自我意识”就是由“My body”和“My mind”共同组成的意识,“躯体自我”指的是身体在我心里被感觉是什么。“心理自我”指的是我的心理又被我认识成什么。
其三,我们可以将“自我意识”看做是“情感”和“理智”的统一体。
人类从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开始,就已经在钻研逻辑推理了,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现在,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运用科学规则进行科学研究,更是充分展现了人类理性的辉煌。那么,是不是说在人类高级的心灵中,只有理性是最可贵的呢?确实,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们把理性推到了很高的位置而把感情不太当一回事。正如初中发生早恋时,老师就会劝导“早恋有害,,还会耽误学习,学习不好,以后就没有发展,你们需要理智一些”。
其实,所有的理智都被推举得高于情感,对此我不赞同,我特别希望人能够真实。全面地对待自己,能够用推举理性那样的高度来尊重情感和需要。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更严重,人们都迷恋上网,因为在网上大家可以用假名字,假身份说实话,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不能满足的一些情感需求和其他需
求。所以我说:一个不爱玩的孩子,很难相信他长大后会热爱学习,会热爱人生。如果让孩子只学习不许玩,结果必然使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比如,王处长家的孩子感冒有病了,跟老师请假,又害怕耽误课。就跟老师说让孩子上午上学,下午休息,老师同意,说下午也没有什么课,只有体育、自然不用来了。结果孩子说“下午不上课多可惜啊,都是好课”。我的小侄,以前在自己家的小学读书时很愿意上学。现在上文化小学,孩子读的越来越瘦,脑袋都快支不住了,成天歪个小脑袋,羡慕奶奶家的小狗比他自在。所以,我常常想,让这孩子上这来是不是我的罪过。所以,好多小孩乖乖地背书包上学,不是为了听课那50分钟,而是为了课间10分钟,他们宁愿提早一个小时到校,让妈妈晚点接。因为这时,他可以和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玩。假如,学校只有上课,没有休息,只有语文,数学,而没有美术、体育。我相信更多孩子不情愿上学,即使大学生也是如此,有人曾经做过调查,60%以上大一新生厌学,这就可以发现:人类的理性并不能完全解决生活意义问题,我们对于生活的直接感受,我们非理性的情感,这些才是我们作为人的最原本的东西。我这么说绝不是有意贬低理性的价值,而是要提醒大家,在推举理性同时,也应提升一下情感需要等非理性的地位,人因为理性而高尚,因为情感而美丽,二者缺少一个方面都是残缺的人生。
正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有思想、想法、感情,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能感觉到呢?大脑在加工什么,这些东西是如何装进去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人一出生是否有心理。人类已经进去21世纪,“反基因”时代的来临,让人们研究蛋白质之后,一定会回过头来研究人的心理,因为心理如同海平面以下的世界,虽然我们看不到,却影响着每天人们的活动。
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自我意识的形成。
首先我提出一个问题,新生婴儿的脑袋叫人脑吗?从法律意义上讲,一出生,一喘气,肺涨大,体循环建立了,就算是“人”了。但是从“人”的本质意义上讲,人是自己把自己当作“人”的一种高级动物,人的本质特征是要有心理活动。刚出生的孩子,似乎没有这种心理,虽然有研究说,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如果在羊水中注入甜味东西,他会吞咽,表情愉悦,如果注入苦涩的东西,他会展现出厌恶的表情。但是感觉味道是婴儿最基本的反射行为,他由神经系统决定了,就象孩子出生会吮吸奶汁一样,而新生儿是不具备辨识自己,辨识外界,区分自己与外界这些高级意识的。我们认为,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是能使用代词“我”,孩子用“我”这个代词,大概在2岁左右,两岁之前如果父母问“宝宝吃糖吗?”他也许会张开小手“宝宝吃”“宝宝”指的是他自己,但是他还不会使用“我”来代称,只有经过反复的解释和训练孩子才会用“我”这个词。从一出生,到使
用“我”这种自我意识的标志,经历了一个过程。再比如说,我们把手从远处快速接近眼睛,会不自觉的眨眼睛吧!这是一种反射性保护行为,而新生儿没有这种反应,不信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做这个实验。新生儿的眼睛会一眨不眨,没有空间和深度,有深度感觉是在六到八个月,有的孩子更晚,孩子会爬以后,如果没有大人看着,孩子会毫不犹豫地往地下爬,但大多数孩子八个月爬到床边他就停止了,不再乱动。这说明他产生了视觉上的心理反应,对于六个月之前的孩子,他眼里的世界是他跟外界完全混沌在一起,他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他,是平面的,没有距离,没有远近,无法分开的。
新生儿是如何建立起自我意识的呢?首先,他会意识到有一部分东西属于他自己,举个例子,妈妈不来送食物的时候,他会吸吮手指,一方面舌头、口唇有感觉,另一方面手指有感觉。这表明他认识到手指和舌头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再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你如果不给他剪指甲,他会把脸抓破,这表明他在认识“我有手”“我有脸”在抓自己时他产生双重感觉,这是他的一种自我体验。而在抓别的地方时,他只有一种感觉,那另一面就是外界。这种感觉不同,帮他区分自己和外界。除了感觉外还有活动,孩子发现,他自身可以随意地活动手脚,而外界比如说他的妈妈,他不论怎样想妈妈,妈妈都不会跟随他的想法一起活动,妈妈的活动不是他的意志可以控制的,所以这类不能用意志随意运动的东西,他就不归为自己的一部分。当孩子学会走路,他会发现身体跟随他前进,所以身体是他自己的,当然,孩子小的时候发现他走月亮也走,这时他会把月亮也列为自己的一部分。
然后,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心理,比如好久没吃奶了,孩子感觉到饿,尿湿了裤子,就感到不舒服。再往后,孩子长大了,会产生喜怒哀乐等情感。更深层的,又形成了想法,而且这些想法随着身体一起移动。从哲学上讲,“我思故我在”,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知道我存在,当然除了思想之外,还应该有感情、感觉、需要、意志等。
我存在,形成了一个总括的“我”,那么究竟哪一个是我呢?比如,我说我存在一张脸,你就问我,哪个地方是我的脸?我指着额头,你说不对,那是额头,我指着鼻子,你说不对,那不是脸是鼻子,我指着腮,你说也不对,我的脸究竟在哪儿呢?答案是没有一张单独存在的脸。同样,也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我”。把我感知到的“我”的身体、情感、思维等综合起来,才形成一个“我”,它是概括的、抽象的。这就象白马、黑马、斑马,人们总称他们为“马”,但若要你立即拿出一匹一般的非具体的马给人看,你肯定拿不出来。
请问动物有心理吗?这个很难回答,但如果问动物有人的心理吗?这很容易回答“没有”。动物有动物自身的心理吗?有。这让我想到一个笑话: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白领">白领ersonName>太太不上班了,呆在家里无聊,于是每天牵着狗出去溜达,有人就开玩笑,不知道是人溜狗还是狗溜人,我们经常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不容易站在自我以外的角度看问题。
有的同学可能养过猫,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你给猫照镜子时,它会跑到镜子后面去,因为它觉得那里还有一只猫,它不明白,镜子里面的猫是自身的映像。测试动物的自我意识有这样一个实验,在黑猩猩的房间里,放一面大镜子,它经常在镜子旁边玩耍,有一天,它睡着了,派人悄悄把它额头上涂上了一个红点,它醒来后再去照镜子发现镜子里的黑猩猩头上长了一个红点,于是很好奇地伸手去摸,结果发现镜子里的黑猩猩也伸手去摸它。这时,它会顿悟,缩回手来,摸自己的额头,然后看自己的手上有没有红印。实验发现:所有动物中,只有黑猩猩存在自我意识,能跟人类站在一边,人们经常人性化地对待小动物,有个女的把一杯奶放在一只猫面前,对它说“你吃饱了,吗?你减肥吗?”“你以为它是谁呢?”其实宠物没有人的心理,只是有的时候把他们想象成拥有人的心理罢了。
刚刚我们谈了一些客观发展的“自我”的概念,实际上我们还有更多的任务需要完成,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物的脑,它有点像计算机的硬盘,CPU,但仅有这个硬件,没有软件程序,计算机还是不能运行,据说,现在有人工智能计算机,可以写长达400字的作文,可惜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不懂,计算机运用开放的程序能形成学习的能力,据说国际上有学习能力的最好的计算机,被人类养育教育,教它说话,带它遛弯,两年之后,它的智能可以达到五岁孩子的水平,人相对于计算机来讲,一出生也有一个硬件,而且这个硬件比计算机更为先进,因为我们的大脑不仅能像计算机一样装入软件程序,还能随着生活的经历塑造拓展自身的硬件,实验表明,初生婴儿大脑的神经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人们在猫的身上也做过类似的测试,猫刚出生,就缝住它的一只眼睛,三个月后处死它,观察它的脑皮层,会发现缝住的那只眼睛,所对应的神经元萎缩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很少。而睁着的那只眼睛所对应的神经元涨大了,互相之间的突触联系过多,这说明猫的脑袋具有可塑性,人脑更是如此,计算机一出厂,它的硬件无法改变,而人脑在出生后,它的硬件还在发展,所以说刚出生的人脑还是个生物脑,经过发展,出现了心理意识能力,才称得上“人脑”。人的心理,包括自我意识,就是人脑不断接触刺激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下面大家说说孩子一出生最先会干什么?对了“哭”,从生理意义上讲,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