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0|回复: 0

[一般新闻] 寻找回家路——浙江温岭公安探索寻亲新模式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6-10-16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9日,在浙江温岭南方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历经艰辛的安徽省滁州市退伍老兵杨春华终于找到了走失22年之久的儿子杨奎(左一)。父子相拥,兄妹重逢,三人均激动得热泪盈眶。 陈淑倩摄

“老人家!您家住在哪里?”

“您家里还有什么人?记不记得电话?”

……

尽管人们耐心地一遍遍询问,但是面对一双双失神的眼睛,依然无法知道一点点关于其家人的任何信息。

居无定所,衣衫不整,饥一餐饱一餐……

志愿者、热心人士、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公安民警、民政人员,只要遇到,都会将这些人送到救助站供养。

可是,怎么让他们早日回到亲人身边?

登报,上网,发信息,张贴告示,组织一次次寻亲认亲活动……收效甚微。

有没有新的方式?

采集DNA和指纹信息,利用微信公众号不断推送他们的近照和采集到的信息。当陆高升,这位从警7年的温岭市公安局年轻民警与他的同事,在全国率先采取这一措施后,竟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让13位走失的失智流浪者回到亲人身边。

“终于找到你了!你还认得我吗?你还认得这个家吗?”

“这就是我的儿子!”一下车,老杨就拉过一边的小杨,一手扒拉着他的右眼皮,一边说:“警官你看看,他轮廓都和我很像,眼皮缝过,右眼角还留了一块疤,他百分之百是我儿子。”

5月19日下午,在温岭市南方精神病院,来自安徽滁州的老杨激动地抱着小杨,22年的思念,让这位73岁的白发老人一度哽咽,多次拿纸巾摸眼泪,随行的女儿小梅也早已哭成了泪人。

“你还认得妈吗?二妹,小妹,你还认得吗?”

“认得,当然认得。妈,我要回家!”

今年4月22日,温岭救助站,林大姐也和她的家人团圆了。

2013年1月16日,天气寒冷。地处黄岩西部山区的宁溪,又比城区冷许多。分不清冷暖的林大姐从家中沿着山路一直往前走。她不停地在温岭市泽国镇的株松村里晃来晃去。说不清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两天了,村民只好报警,林大姐被送到温岭市救助站。

看到林大姐的那一刻,63岁的母亲忍不住失声痛哭,她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找回这个女儿……

DNA比对成功就是最大的血缘证明。一些人因DNA比对成功,找到自己真正的亲人。

“小妹,这次真是咱亲妈,请转告咱爸,我们真找到妈妈了,我们搭今天中午12点的飞机回四川……”7月12日中午,年近40岁的四川小伙子喻涛像小孩似的一边挥舞着手,一边跟老家的妹妹大声通话。

“真妈妈?”记者好奇地问喻涛。原来,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妈心切的兄弟俩在绍兴街头看到一个精神失常的女人,操着四川口音,年龄和相貌都和自己母亲很像,最关键的是她的鼻子旁边也有一颗痣。兄弟俩高高兴兴地把她接回四川老家资阳市乐至县救治。在医院住了3个月后,“母亲”清醒了,她告诉喻涛,她来自四川德阳,家中也有儿女。喻涛一家人便将她送回德阳,交给她的儿女。

直到今年7月9日,喻涛改变了以往用自己名字在网上找母亲的策略,开始在网上搜索母亲的名字“熊寿芳”。果然,他找到温岭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的一则寻亲帖——帖子中有一名女子叫熊寿芳,也是四川人,边上有照片,“这就是我的母亲。”喻涛就和哥哥一起火速来到了温岭。当日,喻涛便买好了回四川的机票。离别之前,兄弟俩和母亲一起,深深地给民警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鞠了三次躬……

别看他们平时胡言乱语,疯疯癫癫,但一旦亲人真的出现,他们就会变得安静而清醒……

“你是小涛,你是1988年6月16日出生;你是守才,你是1986年3月6日出生,你们还有一个妹妹小丽,她是1990年6月19日出生,对了,你们父亲喻胜洪哪去了?”

往日意识模糊、整日胡言乱语的熊寿芳竟一下子认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还说出了他们的小名、生日,想起女儿和自己的丈夫。

这,不仅让喻涛兄弟俩感到惊奇,让陪同的民警惊奇,就是与她整日相伴的救助站工作人员,也感到难以相信。

“我们找了整整12年,没想到还能再听到弟弟叫我的小名。”今年7月17日,山西太原的程先生在温岭见到他弟弟后十分感慨。

他们记不清自己的名字,忘了家在哪里,流落街头,靠翻捡垃圾和乞讨为生,而当亲人站在他们面前,却一眼认了出来……

这说明什么?

“我更相信他们的亲人同样惦记着他们。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温岭公安局负责DNA实验室技术中队副中队长金吉说,正因如此才与同事们一起,用大量的工作外时间为他们拍摄整理照片、采集DNA和指纹信息、编辑相关文字,发到微信朋友圈。

一边急着到处寻找自己的亲人,另一边又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姓什么哪里人,却时时刻刻想回家:他们期待您的帮助

生活有时远比电影和电视节目残酷,看过电影《亲爱的》和《失孤》、看过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隔着荧屏,都会因为电影的情节和节目的场景痛心流泪。

曾做过法医、专业从事刑事科学17年的温岭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瞿志军,早已习惯收集各类信息。但,最令他伤感的是:“救助站里一些身患精神疾病的老人,去世后只能写‘未知名尸体’。”

如果把全国越来越完善的为刑事案件服务的DNA和指纹数据库,嫁接到寻人工作中,或许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于是,今年3月,瞿志军、陆高升和同事们一起来到辖区内的城南好德托老中心、滨海托老中心、温岭精神康复医院、南方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等地,先后采集了101名身份不清者的血样和指纹信息。

“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在外流浪20多年,最小的才10来岁。”

让陆高升记忆犹新的是在好德托老中心挨个采集血样和指纹时的情景:“我怕血,也怕痛,你们不要抽我血。你们为什么要让我按手印,这是不是卖身契,我不按……”但是,当听说能帮助他们回家时,有的竟笑容满面,有的还大声哭了。

有了DNA和指纹、照片,万能的微信推送成了寻人的主要利器。

8月31日下午,陆高升联系上临海王先生后,便把照片和有关信息通过微信发过去,王先生回复:“虽然她看上去胖了许多,但肯定是我母亲没错。”9月1日一早,王先生和堂哥赶到温岭城南镇好德托老中心,将母亲接回了家……

现在,“找到家人的分三种途径,一是家人或亲朋好友看到微信内容,二是进入DNA数据库比对,三是借助‘人脸识别系统’比对。”陆高升介绍,目前这13个成功找到家人的流浪人员中,借助微信平台的有4人,DNA比对成功的有5人,“人脸识别系统”比对成功的有4人。

“借助公安的DNA平台,可以直接覆盖全国各地,寻找率高,准确率也高。”温岭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德富感慨道,关爱流浪人员,光靠民政的力量不够,光靠公安力量也是不够的,还要靠所有群众一起行动,利用微信等工具帮他们广而告之。http://zj.people.com.cn/n2/2016/1016/c186806-2914973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8 00:35 , Processed in 0.03118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