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离家出走的背后故事--小薇回家
编 辑:三千米
编前语: 这是一篇与网站其他成功案例不太一样的成功案例。小编在下笔前再三思索,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其实细观这次案例,说白了很简单,离家出走、家长登记、发帖、志愿者查信息、找到。但是细细思量案例背后的故事,其教育意义更令人深思。
小薇是个漂亮的姑娘,她自小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长大,她开朗,她也懂事。可是呀,在小薇12岁那年,爸爸妈妈给她添了一个小弟弟。小婴儿总是能得到家人更多的照顾,久而久之,小薇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她觉得自己没那么重要了,爸妈也不那么爱她了。他们总是告诉她“这个不许”“那个不能”,小薇觉得自己似乎被禁锢住了。于是,小薇变了,她开始变得渴望自由,向往不受束缚的生活。
在弟弟1岁多的时候,尚处在叛逆期的小薇,离家出走了。
从13岁到15岁,小薇一直跟着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子在外生活。这2年期间,她到底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不得而知。
小薇的母亲,一开始找到宝贝回家网站请求帮助,后来又因为某些顾忌,说不找了。这期间,她的心情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我们也无从了解。
好在2年后,小薇的母亲想明白了,再一次找到宝贝回家,这一次她没有退缩。家长登记、志愿者发帖、志愿者查信息,经历了一连串的常规流程。志愿者心晴雨至始至终一直跟着这个案例。由于小薇离家出走时携带着身份证,留有乘坐火车的相关信息。心晴雨通过志愿者李静宇的帮助,终于查到了小薇的现落脚地。至此,这个案例圆满完结。
案例虽完结,但反观案例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更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13岁的花样少女,她为什么要走上离家出走这条路?没有孩子生来就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该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有了二胎后,对于大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化解他们徒生的不适感与距离感?对于身处叛逆期的孩子,又到底该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和迎合方式?有没有家长去问问孩子,他想要一个怎样的爸妈?他希望爸妈以何种身份与自己相处?小编不是教育专家,讲不了那么多头头是道的教育方法,但希望每个为人父母者看到这篇案例,能有所感悟。
案例的最后,小编挑选了一些志愿者心晴雨与小薇的对话,供大家思考:
小薇 14:19:32 我本打算过几年在联系爸妈的,我怕他们带我回来,我恐惧了这钟感觉,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小薇 14:21:31 我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管着 心晴雨 14:21:49 你在恐惧什么呢? 小薇 14:23:10 说不出来,一看到他们我心情就不好,我也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 心晴雨 14:24:19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这种情绪的呢? 小薇 14:25:24 小学开始吧 心晴雨 14:27:11 发生过什么事情吗? 小薇 14:29:58 时间开始,慢慢积累的,他们从来不给我独立自由的空间,不能理解我,什么都要管,而且老是误解我 小薇 14:33:31 这让我很反感,我知道是为我好,可是为什么总是猜疑我,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自己尝试,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后悔或者珍惜,我就是这样的孩子,我要自己尝试,自己过自己习惯的生活 小薇 14:35:59 唉,我连朋友的电话也不能打,和朋友之间的问候也不可以,又一次回到了从前,曾经的我对生活已经绝望,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以后的牢笼 心晴雨 14:38:13 虽然他们的做法欠妥,但是我希望你也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一下 心晴雨 14:38:45 我也可以去帮你和他们去沟通,去争取 心晴雨 14:39:10 但是你是不是也要努力做出一些改变呢? 小薇 14:41:29 说不通,我曾经好多次想离开这个世界,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忍,现在好不容易可以自由,看到了希望,可在一次的让我绝望,我不知道支撑我活下去的动力还有什么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的功劳。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许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案例,而案例编写时间的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细节或参与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总结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案例编辑或网站管理暖(732951903)或者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