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战士 于 2015-4-14 18:19 编辑
喜欢翻邮编手册、痴迷看寻人启事 61岁医生帮300余病人找到家 4月9日上午,德安医院四病区女病人杨某的家人从武进匆匆赶来,将已走失半个月的杨某接回了家,临走时,家人紧握医生樊钢的手再三道谢。原来,杨某在武进一乡镇走失后,焦急万分的家人四处寻找,在电视台登了寻人启事,恰好杨某经过几天治疗,歪歪扭扭地写出了名字,这则寻人启事被樊钢看到后,他立即联系上了杨某家人。 10多年来,樊钢已为300多走失病人找到了家,看到这些找不到家的精神障碍患者和家人抱在一起,他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快乐。 1978年,樊钢进入德安医院前身——常州市精神病医院工作,此后主要在收容病区,也就是现在的四病区工作,至今已20多年。四病区的患者基本都是三无对象,即无工作、无家人、无收入,根据相关法规享受医疗费、住院费和生活费的减免。在他的记忆中,刚工作时,四病区只有40多名患者,且都是户籍地址明确的本地病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我市,四病区病人开始增多。到2003年收容制度改为救助机制后,各公安派出所送来的病人数量持续增加,四病区每年收治的患者都有两三百人。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樊钢养成了2个习惯,一是喜欢到邮政局翻厚厚的邮政编码手册,还有一个就是在看电视、报纸时,喜欢收集上面的寻人启事。不知情的人以为樊钢“闲着没事干”,其实他是心系工作中面对的那一张张渴望回家的脸。 送到四病区的病人,基本都有精神类障碍,他们无法说清自己的姓名、住址,很多人不会写字,即使会写也是一些歪歪扭扭外人根本看不懂的字。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口音浓重,医护人员也很难理解其含义。樊钢说,这样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很多都会说出家庭地址,但这些地址都是些旧的地名,如某某公社、某某乡,在地名册或地图册上很难查找。他就会记下,空余时间到邮政局翻查邮编手册,基本都能对上号,这个病人大致住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乡)就清楚了。然后,樊钢会把病人信息反馈至市救助管理站,由后者与当地民政、公安部门联系,找到其家人。2007年,樊钢从同事处找到一本1991年出版的《中国邮政编码速查手册》,如获至宝,一直使用至今。记者注意到,这本泛黄的《手册》翻阅最多的部分是安徽省。在江西、福建、山东等省市章节处,要么夹着一些写满字的纸条,要么空白处做着密密麻麻的记录。据其透露,通过这本《手册》找到家的患者,每年都有30余人。 除了为病人查找家庭地址,樊钢的另一个爱好就是搜集寻人启事。 他告诉记者,部分送到病区的精神障碍患者一看就是不慎走失的,有的人身上衣物很干净,有的人随身还带着一些财物,对这些人,他会格外留意电视、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以前都市频道有寻人启事栏目,我晚上看电视时,一到那个时间点,我立马换台过去看、抄。”开始,樊钢的行为让家人无法理解,感觉身为医生的他是在多管闲事,后来知道他帮很多病人找到家后,家人也都很支持。现在,樊纲每天都会看新闻频道,不过,因为寻人启事都是滚动字幕,他来不及记录时就会用手机拍成视频。 多年前,民警送来一位老太,老太只会操着方言说“新丰(音)”,但工作人员到新丰桥附近打听,却没有哪家走失老人,后来,樊钢在一家省级报纸上收集到一则寻人启事,是找镇江辛丰镇的老母亲,他心里“咯噔”了一下后,立即通过电话核实,确认对方要找的老母亲就是自己病区的那位老人。去年,四病区收到一位头部有外伤的山东小伙,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入院一周后,樊钢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寻人启事,里面着重提到头部受过外伤。在樊钢的帮助下,小伙很快就找到了家人,原来,他是和父母到常州走亲戚时走失的,父母和亲戚为此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来接他那天,亲戚还硬要塞500元钱给樊钢,被他婉拒。 记者看到,在樊钢的案头,有厚厚两沓便条,上面记着他从电视、报纸、沿路张贴的寻人启事上抄下的走失人员姓名和家人联系方式。樊钢说,每帮一个病人找到家,他就会松一口气,感觉像了了一个心愿,举手之劳的事他会继续做下去。 本报首席记者 童华岗13813585755 通讯员 阚群冬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