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玮淄博晚报记者 沙红翠 报道
本报讯 连日来,不断有热心读者提供线索,帮助被拐母亲李桂清寻找亲人。在所有线索均被否定之后,根据网友建议,记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文中提到的名为“庞桂友”、“庞桂银(音)”的常住人口进行查询,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查询中,记者了解到,淄博市并没有叫做“庞桂友”和“庞桂银(音)”的人,而山东省在30-40年龄段名为“庞桂银(音)”的女性也只有5人。种种迹象表明,李桂清要找的亲人很可能不在淄博市。
3月12日,春雨洒落淄博大地,记者的心情没有一丝的欣喜,为李桂清寻亲未果感到惋惜。记者在与《南方都市报》记者黎明联系过程中了解到,李桂清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一直称其为“伯伯”,据推测,这样的称呼很可能只存在于偏远山区。而网友分析,李桂清的亲人可能是在河南。目前《南方都市报》记者黎明正在积极与河南的地方媒体联系,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帮助。
现在已基本证实李桂清要找的亲人不在淄博,但是《南方都市报》记者还是通过网络向《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新闻网、《淄博手机报》以及好心的淄博市民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说:“感谢淄博人民和淄博本地媒体,我虽然身处广东,只能透过屏幕了解到你们奔走呼吁,但依然能够感受到淄博人民传递的暖人温度。虽然,暂时找不到李桂清的亲人,但是我认识了你们这些热情且受人尊敬的前辈、同行,感到十分荣幸。谢谢!”在得知《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新闻网以及《淄博手机报》为帮助李桂清寻亲而付出的努力之后,李桂清也让黎明转达了她对本社各媒体的感激之意,她说:“虽然还没找到亲人,但有那么多好心人在关心我,帮助我,一定要代我说声谢谢”。
本报将继续与《南方都市报》保持联系,关注李桂清的寻亲行动,并祝愿李桂清能早日重返故乡,与亲人团聚。
王玮 沙红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