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2007-04-06 15:02:36
本报记者 彭卫
《诱拐学生异地去撞车十多孩子手足遭摧残》续闻
他们活跃在较为贫困的地区,常用三招诱拐“边缘少年”
本报关于翁源学生在中山被撞车帮断臂的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犯罪团伙如何将孩子骗至中山?发现受骗后孩子为何又继续参与行骗?撞车帮
为何又能屡屡敲诈得手而又鲜有人报案?警方有关人士昨天向记者道出了种种内幕。
边缘少年常被盯上
警方透露,撞车帮一伙内部分工明确,有大量人贩子散落各地专门为他们物色合适的学生,此次案件中的“阿民”就是人贩子之一。据悉,这些人贩子主要活跃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这些较为贫困的地区,物色孩子的年龄多在14岁至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是通过网络和游戏机室开始接触社会,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重,自制能力又相对较弱,而且因为贫困,孩子手里的零用钱无法满足他们娱乐的需要,迫切需要金钱来改变现状,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警方表示,在圈定了“选材”地域和选材年龄阶段之后,人贩子们进入第三次筛选,这次筛选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上所说的“边缘少年”:要么是成绩不好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要么是家庭离异叛逆心重,要么是经常沉溺网吧、游戏机室为网费发愁,要么是有打架、斗殴前科。
引诱上钩常用三招
警方表示,这次解救的孩子不少曾是“边缘少年”,而且都是心甘情愿替撞车帮效力的。人贩子们是如何让这些孩子跟着一个陌生人背井离乡,又如何让这些孩子甘心断手断脚的呢?警方表示,“人贩子”惯用的是“三连招”——
一是感情陷阱。人贩子经常出没于一些网吧、歌舞厅和夜场,他们会主动与少年搭讪、套交情,请他们去上网、唱歌跳舞、大吃大喝、游山玩水,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们对“大哥”油然而生“敬意”。
二是利益诱惑。“边缘少年”们玩多了,会觉得自己活得比同龄人潇洒,甚至开始对“潇洒”上瘾,但是“大哥”的钱是怎么来的呢?这时大哥就开始“循循善诱”,告诉他们有种叫“碰碰车”的玩意既不影响学习又能赚大钱,不少孩子怀着对金钱的向往和对长期花“大哥”钱的愧疚开始而愿为“大哥”效力。
三是迷汤强迫。也有学生遇到断手断脚时心存恐惧,狠心“大哥”就干脆“霸王硬上弓”,他们一边威逼学生不还完花掉的钱不让走,一边暗下迷汤,趁着学生们完全昏迷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强行将学生的手脚弄伤,等孩子醒来才发现木已成舟。
断骨学生暂无大碍
据悉,部分参与撞车帮的学生目前已经重返校园。从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暂无大碍。据警方反映,大多数返乡学生通常是被打至骨折、脱臼,救治相对仍较及时,因此暂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正常行走和生理机能,但由于这些学生多多正处于发育期,一旦暴力造成的手足骨折断不及时医治,其造成的损害程度相比一般情况下的损害更大,将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组织的生理机能,导致发生变异和损坏,最终可能会造成终身残废。 |